一、互联网市场发展概述
(1)互联网市场发展历程
互联网于 1969 年在美国诞生,诞生初期主要应用于学术研究和军事领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至今已延伸、覆盖到了全球五大洲的 2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互联网信息传输凭借其独有的速度高、成本低、范围广的优势,已渗透到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对全球信息化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探索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内容活跃网络普及阶段和当今的网络繁荣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技术的进步, 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互联网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宽。互联网的应用由早期的信息浏览、电子邮件发展到网络娱乐、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商务交易、政务服务等多元化应用。
(2)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
①互联网用户规模及普及率不断提高
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31 亿,全年新增互联网用户 4,29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3.2%,较 2015 年末提升 2.9 个百分点。截至 2016 年 12 月, 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 6.95 亿人,较 2015 年末增加 7,550 万人。互联网用户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5 年的90.1%提升至 95.1%。
2005-2016 年中国网民规模及普及率
②互联网基础资源日益丰富
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 IPv4 地址数量为 3.38 亿个,由于全球 IPv4 地址数已于 2011 年 2 月分配完毕,自 2011 年开始我国 IPv4 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截至 2016 年 12 月, 我国 IPv6 地址数量为 21,188 块/32, 年增长 2.9%。 随着 IPv4向 IPv6 转换,原来 32 位地址将转换到 128 位地址,互联网 IP 地址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域名总数为 4,228 万个,年增长 36.3%;网站总数为 482 万个,年增长 14.1%;网页数量 2,360 亿个,年增长 11.2%;其中,静态网页数量为 1,761 亿,占网页总数量的 74.6%,动态网页数量为 599 亿,占网页总量的 25.4%;国际出口带宽为 6,640,291Mbps,年增长 23.1%。
③互联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使用率最高的前三类互联网应用分别为即时通信(91.1%)、搜索引擎(82.4%)、网络新闻(84.0%)。
(3)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内容极大丰富,网络应用向各领域渗透,网络系统日趋复杂,需要的带宽资源也逐渐增加。伴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企业用于网络维护的成本也逐步增加,网络管理的难度也在日益加大。同时,随着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内容需求的多样化和内容要求的提升, 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需要更加聚焦于内容品质的提升,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以资源外包为特点的网络服务模式逐渐受到重视,专业 IDC 服务应运而生。
二、行业上下游状况分析
我国互联网产业链如下:
国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基础运营商、专业服务商、互联网内容商和互联网用户等几类主体构成。基础运营商,主要向专业运营商提供基础网络、互联网带宽及机房资源。基础运营商实力雄厚,拥有大量基础电信资源,但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服务方式不够灵活。 基础运营商通过与专业运营商合作, 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扬长避短;专业运营商通过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可获得更加丰富的基础电信资源, 使市场进入良性循环。专业服务商,即提供 IDC 及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的专业 IDC 服务商,掌握IDC 及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的关键技术,通过租用基础运营商的网络和带宽,为内容服务商提供主机托管、资源出租、系统维护、管理服务等业务支持服务以及网络接入、内容的分发加速等服务。互联网内容商,即各行业有数据计算、存储、传输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既包括新兴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商类企业,如门户网站、音视频媒体网站、网络游戏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也包括传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应用逐步向各行业渗透, 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用户,包括广大网民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员工。前者主要是在接入互联网后享受互联网内容服务商提供的网页浏览、音视频点播、网络游戏、下载、网上购物等服务;后者主要是因为工作需要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用户间接使用互联网数据中心,是 IDC 服务的最终体验者。
三、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1)互联网用户和网站数量迅速增长, 用户需求层次提升,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一方面,网民、网站数量迅速增长。2016 年末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7.31 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 53.2%, 较 2015 年末提升了 2.9%。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6.95 亿,较 2015 年年末增加 7,550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5 年的 90.1%提升至 95.1%。截至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站(指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量为 482 万个,年增长 14.1%。
2110-2016年中国网站数量(万个)
另一方面,客户需求层次提升较大。互联网的功能由早期的信息浏览发展到如今的网络媒体、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上教育等多样化应用。从应用的角度,视频、网购、游戏等应用用户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5.45 亿,较 2015 年末增加 4,064万人,增长率为 8.1%。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 74.5%,较 2015 年末提升 1.3 个百分点。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接近 5 亿,较 2015 年末增加 9,479 万人,增长率为 23.4%。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 71.9%,较 2015 年末增长 6.5 个百分点。随着 4G 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手机资费的下调,网民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应用上观看短视频的行为将变得更加普遍。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4.67 亿,占网民比例为63.8%,较 2015 年末增长 12.9%。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4.41 亿,占手机网民的 63.4%,年增长率为 29.8%。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4.17 亿,占整体网民的57.0%,较 2015 年增长 2,556 万人。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较 2015 年末明显提升,达到 3.52 亿,较 2015 年末增长 7,239 万人,占手机网民的 50.6%。整体来看,互联网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其中手机端的应用呈爆发性增长。未来 IDC 市场在互联网用户需求持续增加的趋势下将保持稳步增长。
(2)政府鼓励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等领域。同年 6 月 27 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加强对电信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资源共享。实施意见为各类所有制经济营造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使民间资本在包括互联网服务在内的电信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网络信息安全、海量存储、网络传输、远程操控、网络监控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网络流量统计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 IDC 由主机托管、带宽租用等基础业务逐渐转向网络安全、系统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和成熟更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精确送风、热源快速冷却、智能调整等技术的出现降低了服务器运维成本,提高了服务器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地域、空间等因素对 IDC 发展的限制,推动了 IDC 行业的发展。
(4)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快速发展。截至 2015 年末,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 4.7 亿个,比上年净增 7,320.1 万个,同比增长 18.3%。云计算、大数据、固态硬盘、融合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设计水平,大多数机房的设计标准可达到整体 8 级抗震,同时配备大型专用空调、 UPS 电源、专用发电机、智能监控等先进设备,加大了机房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机房的管理难度。骨干网络的扩容、宽带的普及、机房建设的不断完善,极大的改善了网络的传输速度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环境,推动 IDC 行业朝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2、不利因素
(1)公有云服务的发展对 IDC 市场形成一定侵蚀
虽然 IDC 市场仍在保持较快增长,但中小型客户逐渐转向公有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云服务商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托管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 IDC 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公有云的快速部署、易扩展性和低廉的价格对中小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使 IDC 行业面临一定的客户流失风险。
(2)牌照申请重新开放,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新一轮整合
2012 年 12 月 1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该通告的发布重新开启了已暂停数年的 IDC 和 ISP 经营许可证发放。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利好,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厂商涌入 IDC 市场, IDC 市场面临新一轮整合。行业领先企业凭借与基础运营商良好的合作关系、丰富的客户储备、专业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而中小服务商受资源所限,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1、行业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目前,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而言,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发达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带宽、 IP 地址等资源更为丰富,网络环境较为稳定,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质量较好。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网民和网站数量激增,网络带宽、 IP 地址等资源相对匮乏,网络堵塞现象时有发生, IDC 服务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平均电能使用效率(PUE)优于国内。国内客户主要选用机柜租用、网络带宽资源租用等基础性服务;而国外 IDC 基础设施的建设优于国内,增值服务在 IDC 服务中的比例较高。随着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数量的增加, IDC 服务领域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成为客户选择服务商的主要参考因素。作为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供配套的增值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 IDC 市场将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一是数据中心绿色化,鉴于全球气候日趋变暖、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能源成本不断上涨,作为高耗能的数据中心面临着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的严峻挑战,构建节能型数据中心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数据中心虚拟化, 数据中心虚拟化是指利用多个物理实体创建一个逻辑实体,或者用一个物理实体创建多个逻辑实体。实体可以是计算、存储、网络或应用资源。虚拟化的实质就是“隔离”,即将不同的业务隔离开来,彼此不能互访,从而保证业务的安全需求;以及将不同的业务资源隔离开来,保证业务对于服务器资源的要求。采用虚拟化可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带来全方位的优势,例如实时维护与管理;硬件采购成本的降低;可用性、安全性及其他性能更出色的架构。
三是数据中心云计算,云计算是指利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集群,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给使用者,“云”可以理解为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大规模计算系统。云计算数据中心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架构的,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松耦合,完全虚拟化各种 IT 设备、模块化程度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具备较高绿色节能程度的新型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的特点首先是高度的虚拟化,这其中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等虚拟化,使用户可以按需调用各种资源;其次是自动化管理程度,包括对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的管理,对相关业务的自动化流程管理,对客户服务的收费等自动化管理;最后是绿色节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各方面符合绿色节能标准,一般 PUE 值不超过1.5。
四是数据中心自动化,自动化是当前 IDC 服务商对数据中心的迫切要求。当虚拟化成为数据中心的标准架构时会引发一系列新问题,如提升运维成本,使IT 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没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支撑及配合,虚拟化将无法发挥出其真正的优势。